requestId:68a10430592888.24021417.
襲艷春:
記者朋友們,下午好!今天是國務院新聞辦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第九場發布活動,主題是中醫藥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讓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認識一下今天的發布人。
(播放短片)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發布人,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余艷紅女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研究員,北京中醫院院長劉清泉教授,還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教授。
下面請余艷紅女士作介紹。
2020-03-23 16:16:56
余艷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這是我第三次來到國新辦在湖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前兩次發布會中,我已經對中醫藥所做的工作、發揮的作用作了一些介紹,我要感謝記者朋友們,就相關內容的報道,你們的認可與肯定是對我們繼續做好相關工作的巨大鼓勵。
隨著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的到來,特別是當前疫情進入了全球性的大流行期,中醫藥在中國的經驗能為世界分享什么?很多媒體朋友非常關注。
記者朋友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性威脅的時候,今天我和幾位專家來到這里,期待通過更多的對話與交流,與大家分享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和救治的有關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親自領導、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這場斗爭,多次強調要堅持中西醫結合、中醫藥并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貫徹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按照李克強總理和王滬寧同志的要求,以孫春蘭副總理為包養網VIP組長的中央指導組,強力推動中醫藥全面介入、深度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調集精銳力量。從全國調來4900余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占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有院士3人,數百名專家。這次中醫藥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分類開展救治。輕癥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癥、危重癥實行中西醫結合,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規范和技術方案。在武漢疫情爆發早期,許多疑似病人在隔離點等待確診,我們及時給予中藥湯劑或中成藥,有效緩解了病情發展,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壓力。
第三,篩選有效方藥。推動科技攻關,對已經納入第五、第包養六、第七版診療方案的中成藥和方劑,我們進行了臨床療效的同步觀察,目前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血必凈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
社會各界認為,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我這里有一組數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中醫藥能夠有效緩解癥狀,能夠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能夠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夠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人包養價格第一時間上場,仁心仁術,大醫精誠,凝聚了前行動力,彰顯了特色優勢,貢獻了重要力量。
記者朋友們,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融預防、治療、康復為一體的整體醫學,包養金額歷史源遠流長,家喻戶曉,遇到重大疫病事件,都會從中尋找解決辦法。孫思邈的《千金方》、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吳又可的《溫疫論》、吳鞠通的《溫病條長期包養辨》等經典著作,系統地總結了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基礎理論、臨床實踐、方劑藥物和技術方法,凝結了古人對疫病防治規律不斷探索、思考、總結的智慧。屠呦呦研究員從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汲取靈感,發現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并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也有良好效果。近年來,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頻發流行,中醫藥在治療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也取得明顯成效,為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研究證實,中藥的整體調節,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還有抑制和殺滅病毒的作用。
記者朋友們,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早期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總結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規律和經驗,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結合臨床實踐,形成了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成為中國方案的重要特色和優勢,篩選了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藥。這次的實踐再次充分證明,中醫藥學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屢經考驗,歷久彌新,值得珍惜,它依然好使、管用,并且經濟易行。
疫情沒有國界,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所積累的這些寶貴的經驗,有效的治療方法,愿意拿出來供各國借鑒。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先生說的,中國疫情局勢實現逆轉,中國的抗疫措施經過實踐取得明顯成效,值得借鑒。
在這里,借各位媒體朋友們的平臺,我們想說,中國的中醫藥界愿與國際社會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分享防疫和救治經驗,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有效中成藥、專家咨詢和力所能及的援助。謝謝大家。
2020-03-23 16:33:11
襲艷春:
感謝余艷紅女士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今天的提問方式還是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請提問。
2020-03-23 16:33:31
總臺CGTN記者:
在武漢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治療得到了廣泛有效的應用。請問張伯禮院士,您在武漢50多天的治療實踐中,有哪些重要心得可以向國際同行分享?謝謝。
包養2020-03-23 17:06:57
張伯禮:
謝謝您的提問。我是1月27日到的武漢,到現在將近兩個月了。我剛來到武漢的情況,疫情很嚴重,醫院爆滿,發熱門診幾百個人排隊,排隊幾個小時看不上病。特別是看病的、陪診的都混雜在一起,讓人擔心。到現在,經過兩個月,武漢現在的情況是怎么樣呢?現在在院的病人從6萬多降到了5000左右,重癥病人從1.2萬減到了1800左右,特別是連續5天實現了三個0,所以這個形勢向好。正如意大利詩人但丁所說,“沖破黑暗夜,再見滿天星”。
但是最近看到歐美的疫情,我也非常憂慮,感同身受,所以非常愿意把我們的一些心得跟國際同行進行交流。面對武漢疫情混亂的局面,中央指導組果斷決策,集中隔離、分類管理,把發熱的、留觀的、疑似的、密接的病人堅決隔離開。武漢市基層的社區組織和市民非常給力,用了幾天的時間基本上把病人隔離開了。但是只隔離不給藥,這只是成功的一半,沒有有效的藥物,沒有疫苗,但是我們有中藥,所以我們就給病人發放中藥湯劑和中成藥。開始不太順利,武漢13個區,我們第一天只發放了3000多。兩三天之后,大家看到中藥的療效了,燒也退了,咳嗽也減了,就主動要藥喝,達到了一萬多袋藥,以后越來越多,一共發了60多萬人份的藥物。取得的效果是什么呢?抑制了疫情的蔓延,我有一組數據可以證明。2月初到2月中旬,從剛才說的這四類人當中診斷出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是80%多,到了中旬就降到了30%,到2月底的時候就降到了個位數,所以我們說集中隔離,普遍服中藥,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我們取勝的基礎。
第二個經驗,中央決定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但沒有那樣多床位,這時候中央指導組決策是分類管理、科學施治,重癥的在定點醫院救治,輕癥的在方艙醫院治療,并且出臺了輕型、普通型救治的管理規范。但是方艙醫院不同于一般醫院,成百上千人集中在一個大廳里,管理就是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和包養劉清泉教授共同向指揮部提出來,中醫進方艙,同時我們建立了中醫的方艙醫院,就是江夏方艙醫院。在這個醫院里,我們把服務放在第一位,治療放在第二位。怎么服務呢?因為方艙太大了,里面的溫度比較低,所以我們保證熱病床、熱水、熱飯,還有熱情的服務,同時關心患者,多跟他交流,還給他過生日,組織他們做鍛煉,還評選三好艙友,加上熱情的治療,所以我們醫患關系非常融洽,幾天以后,大家就感到方艙不像醫院,像個大社區、大家庭,這也有利于患者的治療。
我們方艙里面都是輕癥的和普通型患者,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新冠肺炎一般重癥占比13%,危重癥占比7%左右。所以我們說,我們在方艙治療,輕癥不轉為重癥就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采取了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除了給湯劑或者口服的中成藥以外,還有按摩、刮痧、甜心寶貝包養網貼敷這些綜合治療。治療的效果怎么樣呢?拿江夏方艙來說,我們方艙564個患者,沒有一例轉為重癥的。我們取得經驗以后,向別的方艙也推廣了,一萬多個患者普遍使用了中藥,各個方艙的轉重率基本上就是2%到5%左右。應該說,在方艙中醫綜合治療,顯著降低了由輕癥轉為重癥的比例,是我們取得勝利的關鍵。
我們還有一個經驗,就是重癥救治是重中之重,對于重癥患者,我們還是強調西醫為主,中醫配合,中西醫結合。但是中醫配合有的時候是四兩撥千斤,我們中醫在金銀潭醫院、在湖北省中西結合醫院、在雷神山醫院,都是參加重癥救治,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的經驗是中藥注射劑要大膽使用、早點使用。像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對穩定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提高氧合水平具有作用。像痰熱清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和抗生素具有協同作用,血必凈對抑制炎癥風暴控制病情進展有一定的效果,重癥救治、中西結合、降低病死率是我們取勝的核心。
最后一點,病人病毒轉陰了,出院了,進入隔離點進行康復,在康復階段,有時候乏力、咳嗽,還有時精神不太好,肺部的炎癥還沒有完全吸收,同時免疫功能也沒有完全修復。這種情況下,我們采用中西醫結合辦法,做一些呼吸鍛煉,同時配合中醫藥針灸、按摩等綜合療法,可以改善癥狀,促進肺部炎癥吸收,對臟器損傷的保護、對免疫功能的修復都有積極作用。所以我們說,恢復期的康復,中西醫結合,各自發揮優勢,我們力爭圓滿收官。
如果說中醫早期介入、全程參與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療過程當中取得重要作用,新冠的病程就像一條拋物線,我們中醫藥在兩端有比較好的作用,我們雖然沒有特效藥,但是中醫有有效方案。中西醫結合救治,是我們中國方案中的亮點,現在世界上疫情較嚴重,疫情也不分國界,而中醫大愛無疆。以上幾點經驗我們非常愿意和同道們進行分享,謝謝大家。
2020-03-23 17:07:17
路透社記者: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杜斌在上周吹風會上說,希望中醫使用西藥的評估方法來證明中醫治療新冠病毒中的有效性,中國政府建議針對新冠病毒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證據證明它們有效?謝謝。
2020-03-23 17:45:06
邱海波:
杜斌教授跟我是同事,我們也是同樣一起在看重癥和危重型病人,也經常會討論、診療、診斷和治療的問題,以及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問題。
我自己是個西醫,是個ICU醫生,對于如何評價中藥的療效問題,其實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在采用國際上公認的循證醫學的方法來進行評價。今天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中藥、中成藥、中藥注射劑正在使用國際上公認的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來對其療效進行評估。大家已經知道的,王辰院士、高潤霖牽頭采用的嚴格的隨機對照研究,來分別評價了中成藥金花清感膠囊以及芪藶強心膠囊,分別對甲型流感H1N1和慢包養妹性心衰的治療,分別有410到526例的樣本量,而且采用了隨機對照的方法,觀察到這些藥物與在標準治療或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了這樣中成藥之后,與常規治療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中藥的金花清感膠囊能夠明顯縮短流感病人發熱時間,而芪藶強心膠囊能夠明顯改善慢性心衰的心臟功能,而且這些研究也在國際上得到了發表。
另外,在這次特別強調的是中藥注射劑的血必凈,因為今天也包括今天在座的幾位院士和教授們也在做一些臨床研究,也都是用的國際公認的循證醫學的方法進行研究的。對中藥的療效評價問題,其實我們知道,傳統的中醫非常強調辨證論治的,是強調個體化的,但是我們現在同時也認識到,我們越來越多地在用國際公認的循證醫學的方法來評價其療效。
中醫藥在這次新冠肺炎救治中尤其是重型和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其實是比較早就加入了。從目前臨床的觀察來看,對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療有幾個方面:一是降低了輕癥和普通型病人向重型的轉化,二是降低了重型向危重型的轉化,三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治療,四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康復。在這幾個方面,中醫藥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應該說,中醫藥在普通型和重型的轉化過程中已經看到了療效,重癥治療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在康復治療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實,中醫和西醫其實在治療模式上是有明顯不同的,從西醫來看,多數的化學藥物都是單靶點的,而中醫和中藥更多是多靶點的。也就是說,中藥更多的像個團隊在作戰,這個治療模式,中西醫是有不同的。但是對于疾病來講,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也有很多點可以干預的。就像這次新冠肺炎而言,病毒導致了炎癥、免疫的失調,進一步導致了器官功能的損害,肺、心等器官的損害,也就是說病毒、炎癥、免疫力異常導致的器官損害都是靶點,西藥是化學藥物,往往是針對某一個靶點進行治療的,而中藥在這里可能是多靶點的治療,比如說對病毒的復制包養網、對炎癥和免疫的調節以及對之后的器官損傷、凝血等等這些方面可能有影響。這里我就以血必凈注射液為例,血必凈注射液是這幾年研究比較清楚的一個中藥注射劑,它的化學成份經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研究,至少有六種有效成分是被證明的。而且,在體外實驗中也證明了,血必凈注射液實際上對新冠病毒的復制是有抑包養網制作用的。而相關的動物實驗研究里,也注意到,血必凈注射液對炎癥風暴也就是我們說的炎癥反應以及對凝血功能的障礙是具有遏制作用的。因此,這次我們選擇中藥注射劑來治療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是前期臨床研究中證明了血必凈在重癥肺炎中是有一定療效的。我們知道,新冠肺炎是沒有特效藥物的,那么是不是這樣的藥物會對新冠肺炎有治療作用呢?我們首先看到,它在之前的重癥肺炎的治療,以及在膿毒癥的治療中已經取得了大家公認的成效。比如說復旦大學白春學教授的研究,包括33家醫院完成的“血必凈與安慰劑治療重癥肺炎療效”的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血必凈聯合常規治療以后,可以明顯降低重癥肺炎患者的28天的病亡率,能夠下降8.8%,而且能夠明顯使得肺炎滲出吸收更快,器械通氣的時間縮短,住院的時間也能縮短。而我們在剛剛揭盲的膿毒癥的研究方面,血必凈注射液也證明可以降低膿毒癥的病亡率。正是因為血必凈在早期的重癥肺炎的研究以及膿毒癥的研究看到了療效,包養網評價所以在這次新冠肺炎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治療中,我們也在觀察它是不是有療效的。我們注意到,作為多靶點的治療藥物,血必凈用于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治療中,我們在研究中也注意到,有32家醫院參與的156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研究中顯示,在基礎治療加上血必凈注射液以后有效率是比較高的,當然它需要研究完成以后有個確切的結果。至少從現在來看,在新冠肺炎治療,尤其是重型和危重型病人治療中,血必凈注射液有可能是個非常重要的治療藥物。
當然,安全性方面大家也非常關心,其實在血必凈上市后的安全性研究里也注意到,血必凈注射液的負作用大概不會高于臨床使用的1%,所以基本是安全的。我相信,中醫藥作為新冠肺炎治療的多靶點治療手段,與目前的傳統治療相結合,一定能夠挽救更多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生命。謝謝。
2020-03-23 17:45:21
新華社記者:
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對新冠肺炎有效的中藥有哪些?療效如何認定的?謝謝。
2020-03-23 18:11:00
張伯禮:
謝謝您的提問。手里有藥心里不慌,每次在一個大疫過后,都會出現好藥來,所以有一句話,“大疫出良藥”,大的疫病以后要出一批好藥。這次疫情沒有針對冠狀病毒的特效藥,也沒有疫苗,于是我們就跟西醫同道一樣,注重從老藥里篩選有效的藥,同時也研制了幾個新藥新方,也就是剛才我們書記說的“三藥三方”。我重點介紹一下金花清感顆粒和蓮花清瘟膠囊,血必凈注射液剛才邱教授已經作了很好的介紹了。
金花清感顆粒是在2009年H1N1流行的時候研制的一個治療流感的新藥,已經上市了,這個方子是由《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和《溫病條辨》的銀翹散兩個方子合方組成的。麻杏石甘湯到現在已經有1800年的歷史,《溫病條辨》也有將近300年的歷史,所以它們經受了長期歷史的考驗,是有效的方子。它主要的功效是疏風宣肺、清熱解毒,這個方子在研制的過程中王辰院士就做了一個RCT(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并且在美國《內科學年鑒》上發表了論文,證明它治療甲流的療效和達菲相當,但是負作用更少,價格更低廉。
我們這次在武漢一線也做了一個102例的臨床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金花清感顆粒治療新冠肺炎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和對照組相比,轉重癥的比例下降了2/3,退熱時間縮短了1.5天,同時反映免疫功能的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計數和淋巴細胞計數有顯著改善。結果證明,金花清包養網感顆粒具有確切的療效,除了可以改善臨床癥狀,特別是可以減少轉重率以外,對免疫學指標也有作用。
北京佑安醫院也用這個藥做了一包養一個月價錢個80例的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核酸轉陰的時間縮短了2.5天,使患者肺炎滲出吸收好轉的時間較對照組提前了兩到三天,白細胞和淋巴細胞的數值也明顯上升。所以這個藥是我們治療新冠的一個有效藥物,在臨床上普遍使用。
第二個藥是蓮花清瘟,這是吳以嶺院士開發的一個方子,也是在治療非典的時候研制的一張處方。它主要的功效也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熱,治療輕型和普通型的新冠肺炎的患者有確切的療效,目前已向意大利援助了10萬盒。我最近聽到的消息,意大利要再追加一批10萬盒支援抗疫。
由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我共同指導的一個全國9個省市23家醫院共同參加的一個RCT的研究,一共納入了284例新冠肺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主要臨床癥狀的消失率、臨床癥狀持續的時間,治療組均優于對照組,短期包養肺部影像學的好轉達到了83.8%,而對照組是64.1%。臨床治愈達到了78.9%,對照組是66.2%,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在輕癥轉重的方面,治療組較對照組降低50%。
同時,在最近完成的體外實驗,也證明蓮花清瘟對體外的新冠病毒具有抑制作用。這兩個藥都能治療,臨床怎么區別呢?發熱比較輕,頭疼重的用金花清感,發熱比較重,而大便干包養網單次的用蓮花清瘟,臨床就這么來區別使用就可以。謝謝大家。
2020-03-23 18:11:13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
有報道說,中方向意大利運送了醫療物資,并派出包含中醫在內的醫療團隊,有許多人認為,中醫并不科學,請問您是否擔心西方病人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中醫?謝謝。
2020-03-23 18:41:25
黃璐琦:
謝謝你的提問。我不擔心。不擔心的原因,來自于信心和實踐。中醫和西醫雖屬于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對健康、疾病有不同的認識角度,但是它們都會基于臨床療效這一事實。正是基于臨床療效這一事實,剛才我們余艷紅書記在她的開場白里已經舉了例子,就是我們屠呦呦老師,屠呦呦老師等中國科學家發現了抗瘧藥青蒿素,被廣泛使用,為此屠老師在201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正是基于臨床療效這一事實,現在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中醫針灸。為此,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納入了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我想,正是基于臨床療效這一事實,剛才我們余書記介紹的“三藥三方”,還有海波主任、張伯禮老師介紹的三個藥,我想,就基于臨床療效這一事實,跟大家介紹“三方”。
首先第一個方就是清肺排毒方,它是來源于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還有小柴胡湯、五苓散等,它是一個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一個通用方。
在全國10個省(除湖北省以外),66個定點醫療機構已納入1263名確診患者,治愈出院的1214例,占到96.12%。57例重癥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服用清肺排毒湯的臨床觀察中,其中42例治愈出院,占到了73.7%,無一例轉為危重癥型。患者的肺部影像學對比顯示,服用清肺排毒湯兩個療程(6天)后,53例(93%)患者的肺部病灶顯示包養合約不同程度的縮小和吸收。
根據臨床研究的數據,清肺排毒湯在阻止輕型、普通型轉為重型、危重型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阻斷了病情的惡化,極大的降低了病亡率,減弱了疫情的危害程度。
第二個方是宣肺敗毒方,是在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葶藶大棗泄肺湯、千金葦莖湯等經典名方的基礎上凝練而來。在武漢市中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單位開展的宣肺敗毒組(70例)與對照組(50例)的研究對照顯示:宣肺敗毒方在控制炎癥、提高淋巴細胞計數方面具有顯著療效。與對照組相比,淋巴細胞的恢復提高17%,臨床治愈率能夠提高22%。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使用該方治療輕型、普通型患者40例,平均轉陰時間為9.66天,無一例轉為包養網重型、危重型,CT診斷好轉率為85%。
在武漢市中醫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夏方艙醫院,通過對使用該方治療500例患者開展的隊列研究,結果顯示,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CT診斷也顯示治療后顯著改善,無一例轉重。
最后一張方子是化濕敗毒方,這是在國家診療方案推薦的方劑的基礎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結合臨床實踐優化而成。
分別在金銀潭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將軍路街衛生院開展了重型、普通型、輕型的臨床療效觀察。在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